Vermont 100 Mile

July 20, 2024  [The 60 second version]            My first 100 miler:  27 hr 37 min 38 sec. 313 runners.  237 men.  77 women.  The youngest was 21 years old and the oldest, 66.   Of the 313 runners, 254 finished within a time limit of 30 hours.  The top woman was Read more…

Vermont 100 旁观者记

缘起 Vermont 100 越野赛自1989年开始出圈,是因为同时举行的长距离赛马,赛道相比较而言比较友好,有足够的坡,还有一部分是paved可以开车的路穿插其间,也是美国Western100的报名资格指定赛事之一,且是唯一位于历史悠久风景独特的美东赛事。比赛很抢手,需要更短距离赛事的成绩加抽签。Amy是在从50k,100k升级打怪般完成一系列赛事后才获得抽签资格,很幸运一抽即中。 大约是在今年四月份波马后,Chief Crew Eileen拉Wei去给Amy做crew,Wei觉得至少可以去开开眼,就答应了。四月底那次在Beacon刷坡,看到有人戴着 Vermont 100 的帽子,她们谈起来就顺便问我要不要一起去?我随口说可以啊,然后就把这事给忘了。 某一天她们组了群,又拉了Pan Yan计划赛前准备,几个女人一台戏,她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运动员,把行程安排得明明白白,我一个小白,本着不给大家添乱的原则,在群里只说:我都可以,没问题!   报到 定好7月20日周五早上8:30,Wei开着她18岁的CRV 一路带上我和Eileen去Amy家与PanYan集合。9:30上路,下午3点左右,经过一条颠簸的碎石路,一路尘土飞扬地来到一片开阔的草地Silver Hill Meadow。 草地上已经搭起很多白色的尖顶帐篷,停车场很大,因为是人马比赛同时进行,其中人的比赛总共有450名参赛者,分100公里和100英里两个距离,而马则分25,50,75和100英里四个距离,共有65匹赛马参加。大部分长距离参赛者都会有家属或朋友做crew,因此偌大的草坪上人看上去很多,其中一部分草坪是作为载马厢车的营地,人来马往的很特别,很新奇。 赛前须知大会后,组委会提供一餐晚饭,沙拉,烟熏味的火鸡肉,意大利通心粉,西瓜,味道很好,感觉这是到目前为止,所有比赛能吃到的最好的一顿。是啊,报名费要$375,荒山野岭的比赛居然与纽马波马的报名费差不多,不给顿好吃的说不过去。Eileen今天在路上报名做晚餐的志愿者,Pan Yan则多要了两块cookies,仔细包好了带回去,说是宵夜,哪知没人搭理她,放在袋子里,最后连她自己都很疑惑那是个什么东西,就这么个cookies她笑了她自己好几回。笑点低,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算是个优秀的品质。 晚上回到20分钟车程外的Airbnb,大家一起详细规划了明天的工作安排,Amy给出她到达各个补给站的大致时间,和需要的物品,大约11点各自休息,我是无事一身轻,很快入睡。   出发 早上三点,起床,吃饭,上车,黑暗中驱车前往起点。Silver Hill Meadow已经铺满了人,尽管满场头灯点点,但这点光污染,压不住Wei用手机记录下那满天星河。 可以感觉到Amy有某种程度的紧张或兴奋,回放视频里她的表情常常会表现出一种不连贯的笑意,感觉她一直沉浸在自己的内心活动之中,在感觉到我的拍摄之后,会礼貌性地挣扎着从自己的思绪里跳出来给个笑脸,互动一下。是啊,这毕竟是她的第一个有着17,000英尺爬升的100迈。而她是个大忙人,赛前的训练不规律,按Eileen的标准:约等于没有!所以,面对未知,紧张或兴奋是身体的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,也可以算是在warm up。 准4点,只听得大家发一声喊,人群就像一群发着光的椋鸟,变幻着形状,嘈嘈杂杂地涌过起点线,右转,再左转,消失在黑暗的丛林深处……。有点意外的是,开跑前没有常规的唱国歌的程序,政治如此地不正确,嗯,可能是Vermont的人国家观念淡薄,毕竟Vermont独立建国的声音从来就没有消失过,那是题外话。 5点天亮后,各种膘肥体壮的赛马在一片欢呼声中驮着主人,向着朝霞映忖的山峦,出发,骑手们神情悠闲就像去郊游,赛马们则明显的不知所以地兴奋着,它们没有里程焦虑,没有100迈处终点线的概念,跟着主人跑就好,主人就是我的起点,也是我的终点。   第二站 Stage Road(30.5miles) 5:35我们先去附近的Windsor爬一个3迈连续爬坡2500英尺,几乎没有平地的那种山,但路况还好,一行人都是老江湖,3个多小时的trail run恰到好处。下得山来,10:30赶到30.5迈补给站。 站点在trail与一条公路的转角处,靠路边有官方的补给帐篷,后面则用带子隔开一排排私补的位置,大家摆好毯子椅子以及各种补给零碎,象集贸市场的小摊贩一样,只是他们等待的是他们唯一的顾客。 她们停好车就开始摆桌子,拿出所有Amy提前准备好的各种奇奇怪怪的补给,要换的鞋子衣服,冰袋,准备电解质水……。我则去路口等Amy出现。 尽管她在给我们的计划表上注明预计到达的时间是在10:30-11:30之间,但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,看着跑者一个个地出现,因为是在山里,手机没有信号,站着站着,有时会怀疑我们是不是错过了她,万一她状态神勇,超常发挥呢?就这样心神不定地看人来人往,看马不停蹄…. 突然那个红色的百骏队服在路边的那排邮箱上面一上一下地浮现,身边大嗓门的Eileen炸雷似地叫了一声:Amy!Amy高举双手笑容满面地向我们跑来,三位crew一字排开,鼓掌欢呼,招呼着坐下,Amy就开始吃八宝粥,喝西瓜汁,同时伸出腿,三位crew成员就围着她团团转:扒鞋换袜,抹凡士林,换水袋……场景请参照小红书里前一阵向付昭在美国Western States 100补给站的情景。 我挿不上手,就全程拍照录像,看她们一边叽叽喳喳地嘘渴问热,一边手脚不停地忙上忙下,亲密无间,娴熟老到,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。   第三站 Camp 10 #1(47.5miles) 送走Amy,我们收拾停当,准备去地图上方圆几十迈唯一的一个像样的小镇吃午饭。但在半路上看到一个Farm Read more…

我的“逃课生”经历


我和跑步的缘分的从2021年说起,步入中年,体重一直往上涨,睡眠质量却步步下滑,戒了茶和咖啡也变化不大。思来想去,就只能试试锻炼身体了。疫情期间,打球活动不好找,游泳又太花时间。跑步成了最简单,最方便,最实惠的锻炼方式。正巧参加孩子的家长群的聚餐,认识了大名鼎鼎的Bergen Runners的群主。厚着脸皮要求入群,开始每周看到群友们快乐群跑的身影。虽然受出差和孩子时间的限制,没法参加周末的群跑,但大家的热情和快乐,真是很有感染力。绝对是我所有微信群里,最积极最阳光的一个。当然丑小鸭入群,也引起了熟人的注意。王爷亲自指导,装上了Strava,教导我要减肥,心率控制在130以下,每次增加20% 就行了。虽然我那时,对130 的由来,毫无感觉。正好,好友送了我一个运动手表当生日礼物,于是数据控的我开始查着心率跑步了。一个冬天,打鱼晒网,每周跑个两三次,从跑走2英里,到跑走3-4英里。虽然没有达到减肥的目的,但确实连续跑步的时间变长了,走的间隔变小了。但随着春天的到来,自己和孩子的各种活动报复性的恢复,跑步的进度,就进入了停滞不前的状态。直到有一天,群主说要清理门户,又成立了小白跑群。怎么能不抓住“这最后一棵留在阳光跑群的稻草”呢?

(more…)

我的“伪小白”经历

袁初军
我是从2020年夏天开始练习跑步的。因为2019年体检的时候,我的医生就警告我,我的体重有点超标,同时还有糖尿病前期症状。2019年10月份的时候,又由于工作的原因久坐,导致了身体不适,并且生平第1次去了急诊室还住了院,从此就痛下决心,决定要减肥,要锻炼身体。

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,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很痛苦的一年,除非你是卖口罩或疫苗的。疫情对我们医疗行业冲击特别的大,可以说每天都生活在生死线上,所以说精神压力特别大,跑步呢就可以缓解一下压力,所以呢,2020年我就慢慢地在家里地下室的跑步机上从一迈开始,渐渐地跑一迈半,两迈,三迈。。。这样整个一年下来,到最后能够一口气跑到六迈。自己也很受鼓舞,所以就勇敢地报了2021年3月份纽约半程马拉松的线上比赛。很幸运的是自己竟然坚持跑下来了,虽然没跑到两小时内,自己还是很受鼓舞的。 (more…)

我的跑马历程

2021 是个special year, to me。人生在这一年已过半,和我相依为命的儿子在今年要离家开始他的大学生活。回想1995年那个离开父母家只身来美读书的小女生,手里拎着两个大箱子,对这向往已久的国家充满好奇,对未来无限憧憬。26年的艰辛奋斗,感恩最深的是父母放弃一切来美帮我照顾儿子。多年的单身生活让我一直懂得感恩,懂得珍惜生活的每一刻。虽然从小就是个活蹦乱跳不愿呆在家里的娃,但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去跑马拉松,更没有把跑纽马做为人生中的一个梦想。直到在朋友的引荐下加入了BergenRunners,开始认识了许多对运动有着共同爱好的华人,我的生活也随着有了转变。

从健身到跑步

我的运动生涯是从小开始,虽然一直是田径队里跑400米的,但对长跑一点不喜欢,平时训练最触头的是长距离跑。来美后紧张的生活让我选择了健身房,工作占用了大部分时间,每天加班是家常便饭,儿子小的时候更需要陪伴,但我仍要一周抽出至少1天去健身房锻炼。当自己过了40岁的时候突然想要去公园跑步,家门口的Overpeck Park是最佳选择。Overpeck跑一大圈1.25迈。每次都会跑一个大圈加一小。一共近2迈。每次跑到接近拐弯终点处就感觉再也跑不动了,这样跑了近6年。2017年好友Qi拉我进了Bergen Runners。让我接触到了真正热爱跑步的伙伴们,也真正体会到和大家一起跑的快乐和收获,从2迈到5K,10K都是在不经意中完成了,也开始对自己有了信心。2018年开始报了几个local 5K比赛,还拿了Woodcliff Lake 女子年龄组第一名。小的比赛不仅让自己对跑步有了信心,也拿到一些参赛经验。即使周围的伙伴们开始了纽马训练,自己对跑马感觉还有一定距离,望不可及。从跑群结交了一些有共同爱好的伙伴们,让生活充满了色彩和欢乐,无数次的群跑活动,太多的美好回忆。大家互相鼓劲进步,慢慢发现跑个半马也不是很难的事了。 (more…)

我的跑步體會

張暉

感謝神! 我又一次平安完賽2021紐約馬拉松,并且在我四年跑馬的路上拿到最好成績。現在兴奮的心境平復下來,內心滿滿的只有感恩。感謝神恩賜我奔跑的能力,感激一路跑來從小伙伴那里吸取的能量和溫暖, 這些會激勵我一直跑下去的。我最愛的一句話 “If you want to run fast, run alone. If you want to run far, run together”. To me, I can’t run marathon without you guys. You guys are a must! 我感激所有义工的付出, 每次賽后翻過海量照片,我也願意分享這樣的天使鏡頭,”Gasping for air” moment 和”懷疑人生”的時刻:綠色丅的分是 2019 年波馬快終點時,那时候周邊的跑者大部分都在走,我机械地跑過終點甚至也不知道是終點,心里對旁邊都在走的人埋怨「走快點呀,別挡路呀」。。。百駿紅丅是2021紐馬23 邁水站時,第一次經历小腿肌肉不斷跳動的困擾事后才確認那個「肌肉跳舞」是抽筋,23 邁水站做義工的小麥大声叫我都沒反應的「神游」囧態。可是我想腳步不停,”When it is hard, you try harder”,這是每一個馬拉松跑者「陽光總在風雨後」的追求吧。

(more…)

纽马抽筋恰到好处

Yale

借着疫情一个月内跑了三个大马,最后的纽马没有创造奇迹,究其原因还是训练不够。这两年的全马赛场都是选择赛道平坡少的,所以纽马的赛道不是我想训练的,最初报纽马是为了一次欢乐跑,无奈最后被逼硬拼但没有拼出来,成绩3:19:44没有P R(半马1:35:02),但比两年前的纽马快了十分多,在大马中BQ,也算是一个安慰吧。

总体来说比赛状况大致在预料之中,只是在12迈刚过小腿肌肉就出现了跳动,这个来得有点早,我期望是16迈以后才出现,这也许是因为近来身体恢复得不够好。20迈之后小腿跳动频次增加是不详征兆,所以速度只能压着跑,直到24迈后才开始尝试冲刺,结果小腿肚跳动不停下坏了,只好放弃最后的冲刺,提心吊胆地跑过了终点。 (more…)

纽约欢迎你 无论你来自哪里 –纽约马拉松50周年赛记 (下)

纽马的难在于14英里之后,连接皇后区和曼哈顿岛的皇后区大桥是第一个下马威。虽然从桥的下层跑坡不算太陡,但却很长。此时赛程已经过半,这个近1英里的长上坡比开始时的韦拉札诺大桥难得不是一点点。老司机谆谆教诲,迈小步,速摆臂,低头看地,桥上有摄影师。所以上桥之后还得注意表情管理。

对于演技派来说,最关心的是摄影师在哪里。这次大纽约地区几大华人跑团联手设立了六个啦啦/补给/摄影站,邀请了数名职业摄影师参加。早上出门前我已经把这六个站点的位置仔仔细细地写在手背上,并注明是在赛道的左侧还是右侧。

第一个啦啦站在上皇后区大桥前的14.25英里处。过了14迈的官方水站之后,我便开始张望,搜寻队旗。刚看到飘扬的队旗,亲人们就已经小跑着迎了上来。 (more…)

纽约欢迎你 无论你来自哪里 –纽约马拉松50周年赛记 (中)

纽约马拉松在十一月的第一个星期天,从夏时制改回冬令时的那天。对于一大早赶着去比赛起点的人来说,可以多睡一个小时。十一月初的纽约可以是凄风苦雨,也可以是秋高气爽。今年的纽马在11月7日,天高云淡,早上气温5-6度,白天最高12-3度,无风。在今年秋天的几大马拉松赛中是最完美的天气。

早上八点多,韦拉札诺大桥下的运动员村里散落着三三两两穿着各色衣服的人群。这些御寒的外衣都将在赛前被脱下放进回收箱里,捐给慈善机构Goodwill,所以大家通常都会穿可以丢弃的衣服。而我们睡衣派对组穿的都是好姐妹拿来的崭新的样衣,还可以挑选自己可心的款式。

运动员村里有Dunkin Donuts提供的免费咖啡,bagel,和保暖的小绒帽。大屏幕上播放着早已出发的轮椅参赛者和精英跑者的实况,我们席地而坐,喝着咖啡,啃着面包圈,秋日暖阳照在身上,真要忘记今夕是何年了。

纽马赛道跨越纽约五大区,从史丹顿岛的韦拉札诺海峡大桥出发,经布鲁克林区,皇后区,曼哈顿岛,布朗克斯区,再折回到曼哈顿,沿着笔直的第五大道一路向南,24迈后进入中央公园,跑过公园南路后,再次进入中央公园冲刺。

今年的纽马分五波出发,按照以往在NYRR比赛的成绩来分,我们睡衣派对组都是第一次跑马拉松,都在第三波,10:40出发,但是在不同的颜色分组,因此出发点不同,有的在桥上层,有的在桥下层。 (more…)

纽约欢迎你 无论你来自哪里 –纽约马拉松50周年赛记 (上)

我不是一个爱运动的人,我是一个不爱运动的人。

    2017年因为妹妹跑纽马,我去做了义工,在21英里水站倒茶送水。早上六点多天还没有大亮,义工们就在水站集合了。义工穿统一的雨衣戴统一的帽子,那年是绿色。无论下雨还是天晴,义工都要穿雨衣,因为给跑者递水杯时,水会溅到身上,如果没有雨衣,几个小时下来,就成落汤鸡了。那件雨衣我还留着,今年去走勃朗峰还救了个急。

    那天我是早班,从早上6:30到下午1:30。下班之后,和并肩作战的小伙伴林合一起沿着赛道往终点走。因为穿着绿雨披,也没人拦我们。途中遇到一位撞墙的跑者,小伙子从深圳来。走到25英里水站时,铁梅姑娘加入了我们(她叫宇梅,擅长打铁,所以我叫她铁梅)。纽马赛道的最后3英里在中央公园里面,赛道两边站满了热情的观众,人声鼎沸。我们三个大摇大摆地走过纽马终点线。这是我第一次跨过纽马终点线。

    我们站在终点线后面急切地向赛道上张望,这时有位工作人员过来质问,你们怎么在这里?! 原来终点区的志愿者夹克是宝蓝色,我们三件绿雨披显得特别突兀。我立刻陈情,我妹正在向终点跑来,马上就要到了。工作人员说,你们不能待在这里,请尽快离开。话语间妹妹就跑了过来。一阵熊抱/眼眶里充盈着胜利的喜悦/激动的泪水。小伙伴们簇拥着走过奖牌区,志愿者顺便也给了我一块奖牌。后来听说奖牌不够发了,原来不止我一个蹭牌的。 (more…)